合肥市“十四五”数字合肥发展规划 -w66最老牌网址

探路者团建1个月前 (03-21)团建方案58

  前 ? 言

  建设“数字中国”是新时代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新战略。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

合肥市“十四五”数字合肥发展规划

  、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关于“数字中国”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落实、省关于加快“数字江淮”建设、加快数字化发展决策部署,加快建设“数字合肥”,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加快实现“五高”,聚力建设“七城”。

  依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江淮”建设总体规划(2020—2025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制定本规划。本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为2021年—2025年。

  一、把握数字时代发展机遇

  (一)发展现状

  1.数字基础设施全面提升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稳步增强,持续贯彻落实“网络强国”和“宽带中国”战略,获评“宽带中国”示范城市优秀城市。固定宽带平均接入能力达到150mbps,实现行政村光纤100%覆盖。4g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建成5g基站总数超8600个,实现主城区、县域城区连续覆盖和重点区域深度覆盖。构建了新一代政务云,形成物理分散、逻辑互联的全市一体化政务云体系。稳步推进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建设,打造统一的开放共享先进计算交叉研究与公共服务平台。全市基础设施智能监测数据实现集中管理、分类共享,管网设施监控率达到98%以上。全市重点公共区域实现高清视频监控全覆盖。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国率先实现量子通信在电子政务领域应用。

  2.数据资源汇治成效显著

  数据统筹管理机制全面完善,政务数据资源汇聚治理水平从零起步,全省率先完成市大数据平台与省、国家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平台的对接打通,实现与省、国家级资源目录的共享交换和服务调用。市大数据平台接入全市近200个业务系统、320亿条数据。政务数据共享率达到100%,非涉密公共数据开放率达到100%。基本形成数据使用部门提需求、数据提供部门作响应、数据资源管理部门统筹管理并提供技术支撑的数据共享机制,探索建立基于应用场景的授权共享机制。

  3.政务服务能力迈入全国前列

  形成上联省级、下联区县、覆盖全市、整体联动、一网办理的“互联网 政务服务”体系。完成市县乡村四级所有政务服务事项上线。“最多跑一次”、个人事项全程网办率实现100%,服务窗口7×24小时不打烊,实现了长三角41个城市、65个事项异地通办,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在全国32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4。突出“智能化服务”,做实“集成式服务”,构建“一件事”联办服务,实现“人找服务”向“服务找人”的模式转变。建设完善“皖事通·合肥通”掌上服务平台,上线高频应用330多项,不断提升用户覆盖率、满意度和知名度。“互联网 不动产登记”平台实现不动产登记、转移、抵押业务从15日办结缩短至5日办结,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实现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110个工作日内。

  4.社会治理效能持续优化

  在市场监管、城市管理、交通出行等领域,初步形成多部门协同、精准灵活的管理服务体系。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失信联合惩戒联动机制。市场主体网格化协同监管平台覆盖全市主城区519个监管网格,实现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监管、全覆盖监管。数字城管二期建成全移动业务系统,处理城市管理问题超171万件。“天网工程”和“雪亮工程”实现高清“慧眼”全域覆盖、全时可控、应用共享,视频大数据整合分析能力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推进全省首个交通超脑建设,试点区域通行时间减少20%。依托城市生命线工程建成全球首个城市尺度灾害监测实验网。建立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覆盖率达到100%。打造智慧社区融合平台,建设智管社区、效能社区、宜居社区、平安社区4类智慧应用,建成1290个智慧平安小区。

  5.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基本形成广覆盖、多渠道、智能化、个性化的惠民服务体系,线上线下服务资源结合更为紧密。建设智医助理辅助诊疗系统、慢病智能管理系统以及配套移动终端设备,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积极推进“互联网 医保”服务,打通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探索开展“金融赋能”,充分运用大数据打造包括“信易贷” “金e贷” “智慧快贷”等金融服务产品,累计投放贷款超10亿元,服务超2500户小微企业。建设居民健康卡平台,全市领卡人数超210万张,累计用卡1921万余次。建设教育云平台促进优质资源供给均衡,累计量超7500万人次。建成综合养老服务平台和家政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等民生保障系统。全市停车信息实现共享,启用长三角首个市级智慧停车系统。

  6.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

  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近9%,连续三年获评安徽省发展数字经济成效明显地区。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3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第一批战新产业集群,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安徽合肥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安徽合肥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跻身全国城市“八强”,中国声谷实现“双千”目标,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企业近300家。“九章量子计算机”“墨子号”“量子显微镜”等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产业数字化加速推进,“万家企业登云”超1.3万家,累计建设117家智能工厂和1107个数字化车间;积极培育线上经济,“互联网 公路货运”物流平台集中全国近80%的重卡,培育国家和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25家,高新区入选首批12个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谷”、庐江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包河区大圩农业物联网小镇等一批数字农业试点示范加快推进。

  “十三五”时期,“数字合肥”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完善。城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水平仍不平衡,缺乏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等核心基础设施,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先发城市仍有较大差距。二是数据资源治理水平有待提升。数据共享意识不强、数据整体质量不高、数据基础服务能力不够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如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基础库尚未完全建成。三是全国领先的数字示范应用不多。除“互联网 政务服务”、城市生命线、交通超脑、智慧养老等应用外,全国有影响力的数字示范应用不多,多部门协同联动、快速响应、精准灵活的管理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四是数字经济竞争优势不突出。在人才、技术、资本等数字经济关键生产要素上比较优势不强,金融市场对早期投资孵化支撑不够,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平台型龙头企业偏少,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偏慢。

  (二)面临形势

  1.数字中国战略提出新要求

  数字中国建设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数字中国,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快建设“数字江淮”是安徽省深入贯彻落实党、国务院“建设数字中国”重大战略部署,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释放数字红利作出的重大决策。国家和安徽省一系列战略部署为“数字合肥”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性指引。

  2.数字技术创新开拓新空间

  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以突飞猛进之势深刻改变全球经济版图,数字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数字技术的快速变革创新,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塑造城市竞争新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已成为抢抓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必然选择。

  3.数字城市建设迎来新机遇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防控让、企业等多元主体对数字城市建设寄予厚望,各大中城市加速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数字治理体系,为数字城市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国内以上海、深圳、杭州为代表的先发城市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改革步伐,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建设。当前“数字合肥”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共同打造数字长三角”,为“数字合肥”建设带来新动能,通过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合肥市与功能高效互补、产业深化分工、制度创新协同,构建开放合作的发展新格局。

  二、勇当数字中国建设先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数字江淮”工作部署,把握数字时代新机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引领、数据赋能、引导,统筹数字经济、数字、数字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着力打造具有国内比较优势的数字经济高地,赋能新阶段“七城”建设。

  (二)基本原则

  1.创新引领,数据驱动

  坚持创新贯穿发展全过程,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加快推进创新生态建设,坚持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注重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快数据集成共享,健全数字规则,以数据要素驱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2.以人为本,服务民生

  坚持需求导向,以解决城市治理难点、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促进产业发展为重点,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有效弥合“数字鸿沟”。着力发挥信息化数字化促进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努力提供高效便捷的数字化惠民服务。

  3.区域协同,融合发展

  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通过制度标准互认、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促进协同发展。积极推进合作,着力发挥本市发展特色和比较优势,吸引优质企业和人才等要素,突出错位发展,提升区域融合发展水平。

  4.引导,市场主导

  强化引导,加强统筹规划,发挥引领作用,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优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更好结合,激发市场主体在“数字合肥”建设、运营、管理中的积极性。

  (三)总体思路

  按照“1136”的思路构建“数字合肥”框架体系,即:围绕建设“数字中国”领先城市1个总体目标,将“城市大脑”作为“数字合肥”建设的1个总抓手,围绕数字经济、数字、数字社会3条主线,在数字筑基、数字驱动、数字赋能、数字智治、数字惠民、数字协同等6个方面重点发力,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加快“城市大脑”建设,坚持市县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一体运作,全面提升“市级大脑”基础支撑能力,县(市)区根据“市级大脑”的数据标准、应用标准、安全标准,整体联动、分工协作、拓展应用,夯实基础设施和智慧中枢支撑。统筹经济、政务、民生等多项应用,全面实现“一个大脑赋能”“一张网络治城”“一卡、一码通域”“一套端口服务”,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塑造数字城市影响力、竞争力、吸引力。

  图1 “数字合肥”总体框架图

  (四)发展目标

  到2025年,建成“数字中国”领先城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形成全域感知、泛在融合、安全可靠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数字化治理能效全面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更高水平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成为具有国内比较优势的数字经济高地。

  ——形成一流的数字基础设施。聚焦“感存算网”,构建“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智能网络,建成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光纤入户水平国内领先,建成5g基站2.5万个,全面提升“城市神经元系统”覆盖水平。形成国内领先的“新一代政务云”,数据中心规模、计算能力、服务能力全国领先,争创国家超算中心。

  ——建成领先的数字科技创新先行区。发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优势,建好国家实验室,提升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语音及语言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等“国字号”创新平台能级,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类脑智能、集成电路、网络信息安全等领域开展全国领先的数字技术创新。

  ——打造有优势的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聚焦“大智移云”“芯屏汽合”,打造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终端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培育信创、数字医疗、智慧物流、量子信息、数字创意等新兴数字产业。加快推进园区和企业数字化诊断、数字化改造、数字化升级,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标杆智能工厂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4%。

  ——成为标杆性的数据资源应用示范区。数据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健全完善,跨层级、跨部门的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全面形成,智慧城市建设更加惠民。以“城市大脑”为总枢纽,提升“互联网 政务服务”、城市生命线、交通超脑等示范应用影响力,在城管、社区、教育、医疗、养老、文旅等领域打造一批优秀数字应用场景。依托行业领军企业,打造全国领先的智能语音、货车物流、民用航空、智能可穿戴等数字示范应用。

  到2035年,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大幅跃升,成为具有领先优势的数字经济高地,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优势创新要素不断汇聚的数字产业生态,数字、数字社会建设持续深化,全面实现数字化赋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表1 “十四五”数字合肥主要预期指标

  指标名称(单位) 2020年 2025年 备注 一、数字基础设施相关指标 光纤宽带用户占比(%) 96.37 100 预期性 累计建成5g基站数量(个) 8600 25000 预期性 5g用户普及率(%) 20.69 70 预期性 城域骨干网出口带宽(tbps) 10.3 30 预期性 城镇家庭宽带接入速率(mbps) >150 >300 预期性 农村家庭宽带接入速率(mbps) >100 >150 预期性 行业型和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个) 2 10 预期性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数量(个) — 4 预期性 二、数字经济相关指标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9 14 预期性 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亿元) 1768.6 2500 预期性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亿元) 600 2000 预期性 网络零售额(亿元) 313.82 >600 预期性 大数据企业数量(家) >700 >2000 预期性 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数量(家) >1000 >2000 预期性 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 — 100 预期性 重点园区数字化改造覆盖率(%) — 100 预期性 三、数字相关指标 数据共享有效需求满足率(%) — >99 预期性 公共数据开放数据集(个) — 4000 预期性 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编制率(%) 100 质量持续优化 约束性 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 83 应办尽办 约束性 智慧管线长度(公里) 1048.5 4800 预期性 智慧社区试点数量(个) 5 15 预期性 社会治理跨部门多业务协同应用数量(个) — 10 预期性 四、数字社会相关指标 生活数字化转型标杆场景(个) — 50左右 预期性 社保卡常住人口覆盖率(%) 88.5 91 约束性 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 83 92 预期性 智慧学校(校园)建设覆盖率(%) 51.67 100 预期性

  三、数字筑基,建强数字基础设施

  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基础设施,为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一)超前布局物联感知体系

  系统规划“城市神经元系统”,加大物联网布局,推进窄带物联网(nb-iot)/5g移动物联网部署,构建全域覆盖的物联感知网络体系。深化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定位与导航等技术应用,提高城市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生态环保、交通运输、市政公用设施、农业生产等公共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建立融合基础设施体系,全面高效感知城市环境、状态、位置等信息。加快构建开放共享的城市能源互联网体系,推动能源物联网建设,完善城市用能“一张网”,建设滨湖智慧能源综合服务示范区,新建骆岗生态公园能源互联网示范区,开展集成智慧电网、分布式电源、能源站及管网、储能系统、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元素的创新示范。推动全市公共部门物联感知统一设施管理、统一数据管理、统一安全认证及权限管理,为各部门提供便捷高效的物联网应用服务。积极布局航空、航天遥感设施,鼓励本地企业建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业遥感。

  (二)加快提升通信网络能力

  加速打造“双千兆”宽带城市,实施“千兆入户、万兆入楼”的光纤覆盖计划,全面提升城市网络带宽和光网接入覆盖率。大力推进5g、ipv6等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提升5g、ipv6用户普及率。提升电子政务外网支撑能力,加快电子政务外网与各部门业务专网的安全融合、统筹集约化建设。加快建成5g政务专网、1.4ghz无线宽带专网和1.8ghz行业专网。发展车路协同车联网,建设具备全天候测试能力的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加快建设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合肥一级核心站)。积极部署区块链服务网络(bsn)节点,加快打造成熟稳定的公链、基础链和服务于企业的联盟链。扩容城域骨干网络出口带宽,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加强量子通信网络在行业专网、城域网、城际网中的规模部署,扩大量子通信网络覆盖范围。积极推动卫星信息网络发展,加快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建成合肥地面信息港,形成天地一体化信息服务能力,打造国家级卫星通信创新基地、国家级信息服务产业基地。

  (三)统筹部署存储计算设施

  坚持集中布局、规模适度、绿色集约的原则,重点建设一批面向公共服务、互联网应用、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的大数据中心。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数据中心和存算资源协同布局,有序推进绿色数据中心、智能数据中心建设。面向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需求,加快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建设,积极争创国家超算中心。持续优化政务云服务能力,完善“物理分散、逻辑一体”的全市一朵政务云体系架构,全面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上云。鼓励发展行业云,提升行业云服务水平。稳步推进信创在、金融、电信、电力等重要行业试点。加快推进边缘云应用,促进云边服务协同。推动全市政务云、行业云、边缘云等云平台统筹管理,促进多云协同发展。

  (四)夯实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

  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引导并推动建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深化标识在设计、生产、服务等各个环节应用,加快解析服务在行业规模应用,促进跨企业数据交换。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支持基础好、实力强的市内头部企业与信息通信企业、互联网软件企业、基础电信企业、制造业企业联合,打造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型平台。支持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家电、装备制造等领域龙头企业建设行业型和专业型平台,促进产业链高效协同发展。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产业园区(基地)结合自身特色建设区域级平台,促进区域内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信息化基础好的工业企业打造企业级平台,建立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网络化、扁平化、平台化经营管理模式。加快工业互联网app培育,分行业开展工业app应用试点,形成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应用w66最老牌网址的解决方案。

  (五)健全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持续创新信息安全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明晰部门间、上下层级间的安全责任边界。构建“一个中心、三重防护”的网络安全体系架构,实现业务系统的安全可视、持续检测和协同防御。贯彻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坚持安全保护措施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深入推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筑牢网络安全基础。开展信息系统商用密码应用安全建设工作,满足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落实国家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加强数据资源安全保护,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形成数据“汇治用”和“管看评”全周期管理,全面提升数据安全能力。加强数据安全技术防护,推广使用自主可控的服务器、终端、云计算、操作系统、存储和安全网络等,结合区块链和安全多方计算技术,做好开放全流程的数据安全保障和隐私保护。采用态势感知、数据溯源取证、深度渗透测试、攻防演练等手段,主动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防范处置,减少和降低潜在风险。加强个人信息权益保护,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

  四、数字驱动,释放数据资源价值

  建立纵向全贯通、横向全覆盖的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持续增强数据要素的集聚和利用效率,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动数据技术产品、应用范式、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协同创新。

  (一)加快数据资源汇聚治理

  完善数据资源管理制度,健全数据资源标准规范。依托市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进政务数据全量汇聚。围绕社会主体、公用事业、社会服务、社会活动、经济运行等方面,加大对社会数据的采集力度。支持市场主体依法合规开展数据采集,聚焦数据的标注、清洗、脱敏、脱密、聚合、分析等环节,提升数据资源处理能力,培育壮大数据服务产业。建立健全数据治理机制,提升数据治理能力,细化完善数据架构、数据模型、数据标准、技术工具、监督考核等治理基础。进一步完善全市统一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逐步推进经济监测、公共安全、市场监管、交通出行、生态环保等领域主题数据库建设。

  (二)推进数据资源共享开放

  健全完善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共享开放体系,面向社会提供数据检索、数据预览、开放请求、需求反馈等服务。加快建设完善数据共享标准体系,深化政务数据共享共用,进一步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建设合肥市政务和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积极对接省级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促进跨层级跨部门的政务数据及时全面共享。推进实施数据共享交换“负面清单”管理机制,实现公共数据资源“应开放尽开放”。在安全可控前提下,开展数据授权运营试点,鼓励第三方深化对公共数据的挖掘利用。加快城市中台建设,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城市管理、公共交通、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数据开放,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主动有序开放数据。加强对数据共享开放工作的考核和评估,提高共享开放数据的数量和质量。

  (三)推进数据要素流通和增值应用

  充分发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完善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鼓励市场力量挖掘商业数据价值,推动数据价值产品化、服务化,大力发展专业化、个性化数据服务,促进数据、技术、场景深度融合,满足各领域数据需求。探索规范的数据市场化流通机制,依法合规开展数据交易和服务。构建覆盖全链条的数据要素流通中心,研究建立数据要素确权、定价、交易、结算、交付、安全保障等机制,形成有利于数据要素自由流通的市场分配机制。研究建立数据交易监管体系,避免交易行为对用户利益、市场秩序和应用安全可能构成的风险。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热点痛点问题为导向,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主体利用开放的公共数据资源,积极开展数据增值服务。推动跨领域、跨区域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融合创新应用,促进大数据技术交流和成果转化,形成一批在国内有代表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产品。

  五、数字赋能,激发数字经济活力

  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做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转型,增强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生态,以新动能加速释放高质量发展活力。

  (一)大力发展数字产业化

  做大做强集成电路产业。充分发挥集成电路入选第一批国家集群优势,聚焦集成电路制造环节,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培育壮大集成电路设计和封装测试环节,推动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展。逐步实现原材料、设备的国产化。重点加快长鑫存储产业基地建设,推动晶合二期、沛顿集成电路先进封测和模组、第三代功率半导体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以需求为牵引,积极发展驱动芯片、存储器芯片、汽车电子芯片等重点领域,打造“中国ic之都”。

  稳步壮大新型显示产业。依托京东方、维信诺等新型显示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加快推进维信诺第六代柔性显示生产线项目、北大青鸟混合微显示项目、合丰泰超薄柔性玻璃基板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布局智能终端产品,瞄准新一代显示技术领域,加强产品研发和行业应用。加快完善配套产业链,结合面板生产线需求以及现有基础和优势,重点发展关键配套材料和设备。深挖智能家电、智能网联汽车等新一代工业产品和智慧交通、医疗教育等民生服务领域的新型显示应用场景,打造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建设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合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围绕数据、算法、芯片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做大做强智能语音、智能芯片、智能穿戴产业,带动智慧医疗、智能机器人、智能软件、智能汽车等产业集聚发展。构建协同式、嵌入式产业生态闭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做强“中国声谷”品牌,围绕智能制造、教育、大健康、公共安全、社会治理等领域,建设一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标杆,推出一批代表性产品,支持党政机关、医院、学校、社区先行试用人工智能首台(套)创新产品。

  加快发展空天信息产业。抢抓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机遇,积极对接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银河航天、天仪研究院等卫星制造、发射公司,争取落地一批重点项目,依托中科星图、航天宏图等卫星运营及应用服务龙头企业,打造卫星制造、发射、运营、应用服务全产业链。积极推进星座组网工程,支持中电科38所建设轻小型合成孔径雷达(sar)星座,在地形测绘、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形成应用示范效应。发挥各类金融机构在空天信息产业发展中的支持推动作用,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在项目资金、融资贷款等方面给予空天信息领域企业支持。组织举办空天信息产业的高峰论坛、产业发展大会、资本对接会等会议,扩大空天信息产业影响力。

  持续做优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瞄准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对接国家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着力突破关键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核心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聚焦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大力发展服务企业数字化改造、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升级的嵌入式软件、管理控制软件等行业应用软件。重点发展电子设计自动化(eda)、高端制造类、运维服务类、机器人操作系统等高端工业软件,培育建筑信息模型(bim)、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研发设计类和经营管理类工业软件。加快信息传输、信息内容加工制作、信息咨询以及数据外包处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信息增值服务和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等信息服务业务发展。积极争创中国软件名城,培育软件名企名品,支持高新、包河、庐阳等县(市)区结合自身特点,整合要素资源,打造一批高水平特色软件园区,争创中国软件名园。

  积极培育新兴数字产业。着力发展大数据产业,优化大数据产业布局,促进大数据与各行各业融合创新发展。推动5g全产业链发展,开展“5g 智慧教育”“5g 远程医疗”“5g 无人驾驶”等应用项目建设。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高标准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物联网)建设。推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产业发展,加强vr/ar技术应用创新。加快建设省级网络与信息安全重大新兴产业基地,争创全国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打造全国网络安全产业高地。发挥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先发优势,加速发展量子信息产业,建设量子信息产业园和集聚发展基地。充分发挥合肥市区块链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作用,推动区块链在政务、金融、供应链等重点领域的创新应用。培育一批优秀信创骨干企业,将合肥打造成为全国发展高地。

  (二)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支持工业企业运用5g、时间敏感网络(tsn)、工业无源光网络(pon)等新型网络技术改造建设企业内网,探索在既有网络上升级部署新网络、新系统。加快推动信息技术网络与生产控制网络融合,建设工业互联网园区网络。鼓励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进“皖企登云”提质扩面,引导企业采取混合云或“云边结合”模式,实现设备登云、业务登云、数据登云。拓展“5g ”“工业互联网 ”“ai ”示范应用,深化数字化车间、智能化产线建设,打造一批国内一流、行业标杆智能工厂。聚焦主导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合肥特色的汽车云、家电云等行业级平台。鼓励龙头企业建设网络化制造系统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和全产业链协作能力。

  促进服务业数字化提升。积极推动传统商贸企业和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线上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建设安徽合肥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鼓励培育发展“互联网 ”新业态新模式,推广不见面交易、无接触服务,支持发展无人超市、无人酒店、无人驾驶等智慧服务场景;重点推动在医疗、教育、办公等领域线上线下融合,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大力发展数字健康产业,形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数字健康新生态。推进金融服务智能化和普惠化,全力打造数字普惠金融,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加快智慧物流发展,健全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促进智慧物流平台与电子商务平台对接,构建智能物流配送体系。推进电子商务与制造业、商贸业、农业协同联动和模式创新,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发展跨境电商。推动产业互联网融通应用,培育供应链金融、服务型制造等融通发展模式,以数字技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农业数字化发展。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装备等信息技术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加快重点特色产业生产数字化建设,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创新中心。加强遥感技术在墒情、苗情、灾情监测等方面的应用,释放数字农业的扩散效应、溢出效应和普惠效应。加快农业物联网示范点建设,探索构建数字农业管理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进行农业管理科学决策,推进农业经营管理数字化升级。进一步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网销商品和扶贫产品的开发及推广。加快推进农村产品品牌化建设,拓展农村产品网络销售渠道。运用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打通农产品产业链全流程的质量安全监管环节,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转全程透明可追溯。

  加快企业数字化赋能。引导企业开展数字化诊断,全面排摸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瓶颈。支持企业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促进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业务数字化转型,构建以数据为核心驱动要素的价值创造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大型企业打造一体化数字平台,全面整合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强化全流程数据贯通,加快全价值链业务协同,形成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能力,提升企业整体运行效率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率。支持中小企业运用线上办公、财务管理、智能通讯、远程协作、视频会议、协同开发等产品和w66最老牌网址的解决方案,实现运营管理数字化。鼓励数字化服务商向中小企业和创业团队开放平台接口、数据、计算能力等数字化资源,提升中小企业二次开发能力。

  (三)加强数字技术创新

  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天地信息网络(安徽)研究院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创新能力。聚焦数字经济产业创新需求,精准布局关键技术平台、资源条件平台、科技服务平台等数字经济产业通用型高层次重大平台,构建创新型数字经济企业全链条服务体系。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在优势创新领域培育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参与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继续深化大院大所合作,推进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二期、安徽大学互联网学院等建设。鼓励开源社区、开发者平台等新型协作平台发展,培育大中小企业和社会开发者开放协作的数字产业创新生态,带动创新型企业快速壮大。探索组建产学研用联合体,支持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开展集群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突破关键共性数字技术。在集成电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量子信息、类脑计算、新型显示等领域,支持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实现数字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牢牢掌握创新和发展主动权。加快核心电子器件、芯片设计、芯片制造等集成电路“卡脖子”技术攻关。突破资源监控管理与调度、弹性计算和虚拟整合等技术瓶颈。加快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处理、生物特征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关键技术研发。突破传感器、控制芯片、短距离无线通信、数据管理和挖掘、协同控制等物联网核心技术。加强区块链理论研究和底层技术的突破创新,开展智能合约技术、多重共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分布式容错机制、分布式存储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前布局第六代移动通信(6g)网络体系架构创新与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鼓励龙头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加大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应用示范标准的研制及推广,推进团体标准、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

  (四)优化数字经济生态

  建设数字产业集群。立足现有基础和条件,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对我市经济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规模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优势数字产业,挖掘新兴数字产业潜能。围绕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按照制造—数据—应用体系,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培育新兴数字产业潜能,围绕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在软硬件适配、生态建设、产线落地等方面落地项目、形成规模。建设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电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信创、数字医疗、数字创意、智慧物流等具备千亿级潜力的产业集群。

  培育数字经济园区。做大做强合肥人工智能产业园、“中国声谷”、“中国网谷”、创新产业园、启迪科技城、中安创谷等数字经济重点园区,壮大产业规模,打造一批生态引领型企业。加强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合肥创新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哈工大智能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等产业孵化平台建设,培育一批爆发式成长企业。加快智慧园区建设,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与园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推进重点企业、开发园区、战新基地等“触网登云”“用数赋能”。加快合肥市大数据产业示范园、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瑶海物联网科技产业园、庐阳大数据产业园、蜀山区大数据小镇、合肥金融港等新兴产业园区建设,集聚一批领军企业,促进本地企业快速成长,加快形成规模效应。

  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依托产业集群集聚明显、转型需求旺盛的县(市)区、开发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和集聚区等建立区域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需求撮合、转型咨询、基础产品、创新创业支持等基础性、普惠性服务。支持骨干企业、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牵头建立行业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聚焦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文旅、智慧能源、智慧金融等方向,面向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和数字社会建设,牵头打造行业数字化平台,提供数据资源开发共享、平台支撑、w66最老牌网址的解决方案等服务。鼓励具备数字化转型共性技术、关键技术,以及数字化转型服务供给能力强的互联网企业牵头建立企业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为传统产业、细分行业及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方位w66最老牌网址的技术支持、专业化培训、多元化产品、系统集成w66最老牌网址的解决方案等服务。

  引进培育领军企业。以“因地制宜、集群发展”为导向,聚焦数字经济领域,深入推进产业链招商,引进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平台型企业。持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和大数据企业认定工作,推荐重点企业申报国家、安徽省及合肥市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企业发展壮大。支持引导优质企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建立高成长种子企业、潜在瞪羚企业、瞪羚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5个梯队的高成长企业培育库。鼓励重点企业联合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关键技术突破,加快形成一批的“杀手锏”产品,培育一批深耕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

  加快创新试验试点。推进安徽合肥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积极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支持试验区在数字经济工作机制、监管体制、财政支持、市场主体培育、数字应用创新、数据要素流通等方面先行先试,开展创新要素高效配置、数字产业集聚发展等创新试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利用“合肥市数据资源创新应用实验室”模式,探索应用w66最老牌网址的解决方案,培育新业态和开展数字合肥发展分析研究。探索推动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重点围绕数字产业、智慧应用、标准体系等开展试验创新。

  健全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探索建立与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相适应的治理方式,强化数字经济协同治理和监管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和服务质量,简化涉企行政审批事项,降低数字经济新业态企业设立门槛,释放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加强对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超大规模互联网企业的监管,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根据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开展数字经济统计监测,准确反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情况。构建、平台、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数字经济治理格局,健全完善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监管制度。完善社会参与数字经济监管的渠道和机制,鼓励消费者、群众和行业协会等参与监管。

  六、数字智治,提高管理效能

  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推进社会治理和管理模式创新,聚焦“互联网 政务服务”、政务办公、市场监管、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态治理等重点领域,打通业务系统、融合治理数据,构建社会治理跨部门多业务协同应用,实现整体智治、高效协同。

  (一)深化“互联网 政务服务”

  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流程全面优化、系统再造,提升服务效率,实现“一网通办”。深化“互联网 政务服务”,依托“皖事通办”平台,推动各类服务系统“应接尽接”,服务事项“应上尽上”。丰富政务服务渠道,推广移动政务服务,持续深化多终端政务服务协同办理。不断完善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地图,随时随地提供全覆盖、精准化、个性化、智慧化服务。推广“全程网办”服务,推动与群众和企业密切相关的政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应上尽上、上必能办”。按照个人、法人全生命周期构建办理“一件事”主题和服务场景,推出“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完善全市统一的12345热线平台,集中全市热线话务受理和诉求办理资源,实现“统一受理、集中办理”。着力解决“数字鸿沟”问题,面向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推进相关服务的适应性改造。

  (二)推动政务办公协同化

  加强网站集约化建设,持续深化网站信息资源治理工作。针对性推出智能化、场景化创新应用及服务功能,持续提升网站整体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市一体化政务协同办公平台,推进内部业务流程整合优化、协同高效。积极对接省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逐步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共享和办公协同。加强移动办公网络和终端安全管理,拓展移动办公范围。依托江淮大数据中心子平台数据资源,在城市治理、生态环境、经济运行等领域建立专业预测、分析、研判模型和算法,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决策机制,提升科学决策能力。逐步建立基于大数据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督查检查考核结果的分析运用,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三)促进市场监管智慧化

  建设完善行政审批、监管检查、网络交易监管、稽查执法、检验监测、风险分析、信用管理等市场监管信息化和智慧化系统,推动监管事项全覆盖、监管过程全记录、监管风险全预警。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加强大数据分析应用建设,提升市场监管信息归集和监管执法协同联动水平。利用大数据和智能风控等技术对企业进行评级分类和画像分析。升级完善企业法人库,建设统一综合监管体系,健全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互联网交易等重点监管应用,实现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大数据监管。以行业相关政策为保障,利用人工智能和图像识别等技术,打造行政执法助手,提升执法办案效率和智慧化水平。

  (四)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

  充分利用智慧城管领域信息化建设成果,构建精干高效的全域感知城市治理中心,强化城市管理多源大数据汇聚整合,实现“一网全治、一屏统览”。建设完善渣土车管理、店外经营监管、违章建筑监管、广告牌治理、停车场管理、垃圾分类监管、幕墙管理、建筑工地治理等重点应用,实现街面秩序智能巡查、城市部件智能监测、案件线索智能调度、执法过程智能辅助、应急事件智能处置和城市体征全面监测。统筹推进地下设施与地上设施协同建设,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提升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对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安全监测与预警。积极推进“多杆合一”“多箱合一”整合工作,提高城市道路空间利用效率。加强城市交通多源大数据汇聚整合,优化完善基于大数据的交通智能分析平台,全面监测交通运行情况,智能调度交通资源,提高城市交通运行管理效率。积极开展车联网、车路协同和无人驾驶等技术创新试点,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市场化运营。

  (五)推进城市安全体系化

  汇聚公安、交通、应急、消防等部门数据,整合视频、互联网、物联网数据,加强数据分析,提升城市安全管控能力。推动监测预警、指挥调度、抢险救援“三大系统”建设,实现应急管理全面感知、动态监测、智能预警、扁平指挥、快速处置、精准监管,提升城市综合风险防范能力和应急指挥水平。推进智慧警务应用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公安立体防控、快速处置、精准打击和便捷服务能力。持续推动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建设,构建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提高城市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构建集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事故处理、监测预警、统计分析等于一体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强实时路况监控、警力部署跟踪以及重大交通事故应急指挥协调能力,提升交通安全管理能力。加快消防设施上云,汇聚消防内外部相关数据,推进“智慧消防”建设。

  (六)加快生态环保数字化

  全面推进自然资源信息化,构建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大数据体系。建设智慧林业,深化落实林长制工作机制。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全面提升水情预测预报预警水平。提高对大气、水、土壤、生态、声、核与辐射等多种环境要素及各种污染源全面感知和实时监控能力,构建集监测和管理于一体的应用体系,对海量环境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为生态环境科学决策、精准监管和公共服务提供基础支持。推进“互联网 垃圾分类回收”,促进回收与利用环节有效衔接。畅通社会公众参与环境协同共治的通道,打造多元管理新模式,提升生态环境治理公信力。

  (七)探索社区治理智能化

  加强社区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借助生物识别、物联网等技术,推进智慧社区、平安小区建设,打造一批智慧社区试点。建立社区常态化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实现对社区人、事、地、物、情、组织和房屋等信息的全面汇聚、多方共享及应用。打造智慧社区融合平台,推动数据融合、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推进基层党建、协同办公、政务服务、社区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智慧化应用,加强与城市安全、基层治理等相关平台的对接与互动。应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解决独居老人关怀、高空抛物、消防安全等基层民生问题,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舒适化体验和智能化服务水平。探索构建数字孪生社区,实现社区治理数字化与智慧化。

  (八)推进多跨协同综合应用

  坚持系统性、关联性、协同性谋划,建立以信息为核心、以事件为驱动的新型城市治理工作机制,通过数字化手段,打破部门壁垒,打造全流程、全链条、全闭环工作体系,推动治理行为向跨部门、多层级协同模式转变。围绕城市管理、城市安全、疫情防控、基层治理等社会治理重点领域,打通业务系统、融合治理数据,构建跨部门多业务协同综合应用。基于城市综合态势感知、分析决策和数字孪生城市等核心能力建设,打造数字合肥城市ioc,推动城市“规建管用”一体化闭环运转,实现城市决策“一张图”、城市治理“一盘棋”、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城市智能运营平台、决策支撑平台,实现全域态势感知、全局运行监测。构建大屏、中屏、小屏应用模式,有效提升跨部门决策和资源协调效率。

  七、数字惠民,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打造消费、教育、医疗、养老、文旅等全方位、全链条生活数字化转型场景,将数字技术延伸到居民生活的每个角落,提升各类民生服务的精准性、充分性和均衡性,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一)培育数字消费生态

  培育可复制推广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平台,进一步挖掘信息消费潜力,推动信息消费扩大和升级。鼓励发展面向社区、乡村等场景的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短视频电商等新型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发展智能家居、智能服务机器人、防控防疫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前沿科技信息产品及w66最老牌网址的解决方案。鼓励利用自媒体、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创作模式,推进数字创意内容与服务多元化、品质化发展。在成熟商圈、旅游景区、街道社区等人流密集区域,建设具备线上服务、线下体验的融合服务能力,构建集展示、体验、销售、培训于一体的信息消费体验中心。支持实体消费场所建设数字化消费新场景,推广智慧导览、智能导流、虚实交互体验、非接触式服务等应用,提升场景消费体验,培养全民数字消费意识和习惯。

  (二)加大智慧教育供给

  推进“互联网 教育”,建立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与教育管理公共服务于一体,横向融合教学、学习、评价、管理,纵向贯穿市、县、校三级应用的本地化服务体系。统筹推进智慧学校建设,加快实现智慧学校城乡全覆盖,深化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教研、管理中的创新应用,促进教与学的深刻变革。推进人工智能、5g、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与智慧教育深度融合,构建区域新型教育治理体系,为教育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提供支撑,实现教育治理动态化、数据化、精准化。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主体发展在线教育,为职业培训、技能提升搭建普惠开放新平台。积极构建智慧教育生态,强化新时代下复合型人才培养和新型教育服务监管,加强与先进城市的交流合作。

  (三)提高智慧医疗水平

  加快大数据支撑下的智慧医疗体系建设,推动智慧诊疗、健康医疗大数据创新应用发展。建立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进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发展全市医疗健康云服务,为分级诊疗、远程诊疗提供支撑。稳步发展智慧医院,深入推进互联网医院互联互通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互联网 医疗健康”。进一步推进卫生健康各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和融合,实现涵盖疾病预防控制、院前急救、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的公共卫生一体化运作。加快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医保业务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完善“互联网 ”医保经办服务、医疗服务价格,提升线上医保支付和监管能力。积极对接省异地结算平台,优化完善以长三角地区为重点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

  (四)打造智慧养老标杆

  建设智慧养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全市老年人基础数据及养老服务资源信息,建设老人专题库、服务机构专题库和评估机构专题库,实现养老服务精准化。深入开展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工作,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加快研制智慧养老服务地方标准,积极申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推进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推广智能养老设备、养老服务机器人产品和服务,创建智慧健康养老示范项目,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推进智慧养老机构建设,开展智慧照料、智慧医疗、智慧助餐、智慧文娱、智慧康旅等服务。创新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丰富居家养老适老化、智能化内容。整合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拓展服务渠道,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便民服务商圈。

  (五)做优智慧文旅品牌

  构建智慧文旅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文旅活动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加强智慧景区建设,解决旅游目的地信息化基础薄弱问题。加强旅游数据开发应用,持续开展智慧旅游创新应用试点工作,发展vr景区导览、人流预警等智慧旅游模式。整合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资源,积极推动城市阅读空间数据中心运营平台建设。加强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文化与科技融合、动漫和服务外包、数字出版、文化出口、广播影视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

  (六)拓展“一卡通、一码通”服务

  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卡服务渠道多、覆盖人群广、线上线下一体,以及安康码申领人数多、应用场景广、平台功能完善等优势,打通社保卡和安康码,实现卡码融合,构建使用社保卡和安康码的“一卡通、一码通”多元服务体系。建设“一卡通、一码通”管理服务体系,编制相关标准,推进跨区域“一卡通、一码通”,拓展应用场景。加快实现“一卡通、一码通”在政务服务、社会保险、医疗健康、疫情防控、财政补贴、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将居民服务“一卡通、一码通”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创新应用标杆。

  八、数字协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度参与区域数字经济合作,深化数据资源和数据应用协同,统筹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一)打造数字科技创新共同体

  推动智能计算、未来网络等重大数字科技基础设施升级和联合建设,共建长三角数字科技重大基础设施集群。探索关键技术区域联合攻关新模式新机制,联合突破集成电路、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物联网、先进制造、下一代网络等关键技术,共建产业创新链。积极参与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超算服务环境建设,逐步构建科技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先进计算软硬件资源共享平台。鼓励与沪苏浙合作设立“创新飞地”,完善创新投入和成果分享机制,探索建立研发在外、落地在肥的合作模式,积极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合作。

  (二)加强区域数字产业协作

  聚焦数字经济领域,积极承接沪苏浙优质产业转移,整体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协同创建数字产业发展高地。加快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物联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庐阳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共同打造跨区域的产城融合发展新型示范园区。支持相关县(市)区、开发区与上海软件信息类科技园、南京软件园、苏州高新区、杭州高新区等沪苏浙产业园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战略合作。深化长三角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联动发展。参与制定长三角数字经济重点产业领域发展规划,衔接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产业的布局互动,加快形成产业互补的良好生态。

  (三)深化数据资源和数据应用协同

  加强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交通、安全、公安、环保、城管等社会治理数据互联互通,建立长三角警务大数据分中心。加快融入长三角智慧水网、智慧广电、智慧邮政建设,探索跨地域区块链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未来社区”样板,融入长三角区域“城市大脑”集群,实现城市服务、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跨区域协同,不断助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重要客货运输领域协调监管、信息交换共享、大数据分析等管理合作。推进“畅游长三角”等服务工程建设,加快数字化和一体化的民生服务进程。推进长三角地区电子证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互认和应用,积极融入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四)构建数字乡村发展新格局

  统筹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协同优化城乡公共服务。加快城市智能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完善农村地区信息化服务供给,推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形成以城带乡、共建共享的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推进乡村“雪亮工程”建设,扩大农村地区视频监控覆盖范围。加快农村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争取实现多网互通、资源共享。鼓励有条件的小城镇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发展“互联网 ”特色主导产业。打造感知体验、智慧应用、要素集聚、融合创新的“互联网 ”产业生态圈,辐射和带动乡村创业创新,深入推进“互联网 ”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建设和治理深度融合,建设乡村事务管理和便民服务数字化平台,提高益农信息社服务水平。加快农民生活数字化转型,提高农村环卫、村庄安防、农村物流、农村文化等方面的数字化服务水平。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依托市数据资源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数字合肥”建设的统一领导。建立全市“一盘棋”工作机制,健全跨部门和跨层级的常态化、制度化议事协调机制。加强规划任务落实和评估考核,提升规划实施监测和评估能力,完善规划实施动态调整修订和监督考核机制,发挥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的监督作用。落实省政务信息化项目统筹管理要求,加强省、市、县(市)区信息化项目统筹集约与协同联动建设,推行县(市)区信息化投资项目市级备案制。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发挥资金的标杆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市场化运作的数字经济细分领域基金,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支持力度。吸纳、引导高科技企业和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深度参与“数字合肥”建设和运营,营造政企合作、多方共赢的数字城市建设发展新生态。

  (二)完善标准规范

  强化“数字合肥”标准规范建设,完善适应数字化发展的法律体系,健全市场准入、平台管理、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安全保障等法律法规,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构建完善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包容审慎监管数字经济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营造数字经济活跃发展的宽松环境。加强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标准规范制定,促进互联互通和协同发展。推动建立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与传统市政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的工作机制。加强数据管理相关标准规范建设,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数据采集、存储、交换环节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实现对数据资源采集、共享、开放的规范管理。

  (三)夯实人才支撑

  加大人才引进及培养力度,积极引进国际化高层次的数字化领域管理技术人才和团队。做好全市各级干部的信息化技能培训工作,不断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全民数字素养教育,加强数字技能普及培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科研机构、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联合社会办学力量建立信息化人才教育培训基地,联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与联合科技攻关,大力培养产业急需的数字化应用人才。

  (四)强化安全保障

  完善安全管理和技术保障机制,构建全方位、一体化防护体系,保障“数字合肥”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安全、高效运转。建立综合全面的安全技术体系,推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和国产化替代,提升安全防护和自主可控能力。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制度,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安全测评。建立实战化、常态化的攻防演练机制,以实战演练为抓手,促整改、堵漏洞、防风险,不断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发布者:爱的渴望不可及

网站地图